判断隔膜压滤机的隔膜挤压效果可从滤饼状态、滤液情况、压力变化、运行参数及物料性质等方面入手,具体如下:
观察滤饼情况
滤饼含水率:这是衡量隔膜挤压效果的关键指标。含水率低的滤饼,说明挤压效果好,水分被充分挤出。可通过称重法大致判断,取相同体积的滤饼样本,称重后计算其含水率。若含水率能达到预期标准,如一般石材切割废水处理后滤饼含水率在 30% - 40% 左右,说明挤压效果良好;反之,若明显高于此范围,则挤压效果不佳。
滤饼形状与完整性:挤压效果好时,滤饼形状规则、边缘整齐,无明显的松散或坍塌现象,能完整地从滤板上脱落。若滤饼不成形、松散易碎或有大量裂缝,表明挤压可能不均匀或压力不足,导致滤饼结构不紧密,隔膜挤压效果差。
滤饼厚度均匀性:理想情况下,滤饼在整个滤板上的厚度应均匀一致,这意味着隔膜对滤饼的挤压力度均匀。若滤饼厚度差异较大,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,说明隔膜可能存在局部损坏或挤压压力分布不均,影响了整体挤压效果。
分析滤液状态
滤液流量:在隔膜挤压阶段,滤液流量会随着挤压进行逐渐减少。若挤压过程中滤液流量能快速降低并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,表明大部分水分已被挤出,挤压效果较好。反之,若滤液流量一直较大,说明还有较多水分未被有效挤出,可能是隔膜挤压压力不够或滤布堵塞等原因导致。
滤液清澈度:挤压效果好时,滤液通常比较清澈,含固量低。若滤液浑浊,可能是滤布破损导致固体颗粒进入滤液,也可能是挤压过程中未能有效将固体和液体分离,使部分细小颗粒随滤液流出,这都反映出隔膜挤压效果不理想。
关注压力变化
挤压压力稳定性:隔膜压滤机在挤压过程中,压力应能稳定保持在设定值附近。若压力波动过大,可能是液压系统故障、隔膜泄漏或物料分布不均等原因,会影响挤压效果。稳定的压力是保证隔膜均匀、持续挤压滤饼的关键,压力不稳会导致挤压不充分或不均匀。
达到设定压力的时间:如果隔膜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设定的挤压压力,且保持一段时间后滤饼状态良好,说明隔膜的弹性和密封性较好,挤压效果佳。若达到设定压力的时间过长,可能是隔膜老化、液压系统功率不足或存在泄漏等问题,会使挤压效率降低,影响整体处理效果。
参考运行参数
挤压时间:厂家一般会根据设备性能和物料特性给出建议的挤压时间。在处理相同或类似的石材切割废水时,若按照规定的挤压时间能达到预期的滤饼效果,则说明挤压效果正常。若需要延长挤压时间才能达到相同效果,可能意味着隔膜挤压能力下降或物料性质发生了变化,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。
隔膜行程:隔膜的行程反映了其对滤饼的挤压程度。正常情况下,隔膜应能在规定的行程范围内有效地挤压滤饼。可通过观察隔膜的实际行程与设备设定的标准行程进行对比,若实际行程明显小于标准行程,可能是隔膜老化、损坏或受到杂质阻碍,导致挤压效果变差。
对比物料性质
与以往处理效果对比:若处理的石材切割废水性质相对稳定,可将本次的隔膜挤压效果与以往正常运行时的效果进行对比。若滤饼含水率、形状、滤液清澈度等指标与以往基本一致,说明挤压效果正常;若出现明显差异,则需查找原因,判断是否是设备或工艺出现了问题。
与理论处理效果对比:根据石材切割废水的成分、浓度等特性,结合隔膜压滤机的技术参数和工作原理,可计算出理论上的挤压效果,如理论滤饼含水率、滤液含固量等。将实际运行结果与理论值进行对比,若偏差在合理范围内,说明挤压效果符合要求;若偏差过大,则需要对设备运行状况和处理工艺进行调整优化。
分享